• 欢迎访问北京自考网!本站为考生提供北京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北京教育考试院www.bjeea.cn为准。自考学习中心

联系我们:  18102081730

距4月成绩查询还有47

距10月自考考试还有189

所在位置:北京自考网 > 北京自考复习备考 > 北京市自学考试《美学》简答题复习资料(1)

北京市自学考试《美学》简答题复习资料(1)

2021-09-10 15:54:50   来源:其它    点击: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下面是北京自学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整理的北京市自学考试《美学》简答题复习资料(1),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市自学考试《美学》简答题复习资料(1)
 

  审美经验有哪些特点?

  答:审美经验亦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它是在现实的审美关系、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与美同时生成和当下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审美经验有以下三个特点:

  (1)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经验。审美经验中当然也包含理性认识的因素,但它不是主要的,这些理性的、认识的因素不是与感性并列的,而是被感性整合着、渗透于感性经验中,不露痕迹。

  (2)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经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在审美经验中,美感提升着欲望满足的快感。

  (3)审美经验有其自己的结构和动态展开的过程。

  简述判断审美趣味是否健康的因素。

  答:判断一种审美趣味是否健康关键是要把握两个因素。

  (1)我们必须把审美趣味联系于具体的审美对象,看看依据这种趣味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个人的审美趣味无论具有多大的分歧,它总是要在审美对象当中进行选择,它所做出的评价也必须符合对象的审美价值。

  (2)审美趣味作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须要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因此,好的审美趣味必须不会完全局限于对象的具体特征,而是积极地把对象与主体的审美理想联系起来,由此做出的选择和评价才是真正具有普遍性的。

  简述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答:(1)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是审美活动的特征之一,所谓自律性,是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就是目的本身。

  (2)所谓他律性,是说审美活动并不是封闭孤立、与世隔绝的世界,它与人类的其他实践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并受其影响,因此,审美活动具有他律性。所以说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简述席勒的游戏说理论的意义与不足。

  答:意义:

  (1)他试图从人的生命生命活动的独特性质中去探寻审美发生的直接精神动力,并敏锐地提示出审美活动与人的自由本质之间内在的必然关系,这种思路及其所得出的结论都是值得肯定的。

  (2)他既看到了人的审美活动与动物游戏活动的根本不同,也发现了两者之间存在某种深层的联系,说明审美的发生是有其动物性的生理基础的,这符合生物进化的自然历史过程。

  不足:把游戏说作为一种审美发生理论来看,它显然存在着严重缺陷。这主要表现在它从根本上忽视了对动物游戏向人的游戏转化的机制以及人的游戏得以发生和进行的确社会历史条件的探讨。同时,在席勒那里,游戏与审美几乎可以看成是同义词,这样,说审美产生于游戏,无异于说审美发生的根据就在于它自身,这显然是难以成立的。

  简述悲剧的主要特征。

  答:

  (1)悲剧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

  简述罗森克兰兹对丑这一审美形态的研究贡献。

  答:1853年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出版,不仅是第一步专门研究丑的美学专著,而且也标志着丑从此真正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其主要贡献有:

  (1)把丑明确与美对立且并列起来,指出“丑不在美的范围以内”,但其与美一样同属美学理论的范围。

  (2)丑不仅是作为提高美的衬托物而被接纳到艺术中来。

  (3)提出艺术创作中虽不可美化丑,然而在表现丑时,必须使之服从于美的一般法则。

  (4)顾及了艺术表现丑的效果,即有可能削弱、消除丑的令人不快之感。

  简述决定审美经验具有非功利性的因素。

  答:审美经验之所以具有非功利性,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

  ①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看,由于审美经验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因此只涉及事物的外观和形式,与事物的实际存在毫无关系,自然也就不会与对象发生任何利害关系。

  ②从审美主体的角度来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让人们产生审美的愉悦,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就要求人们排除各种功利因素的干扰,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损害或者减弱人们的审美愉悦。

  简述审美经验的超越性。

  答:①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

  ②审美经验还能实现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

  ③审美经验还能实现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

  简述审美经验中理解的特点。

  ①审美理解具有非概念性的特点。审美经验中理性的活动规律是从特殊的事物和感受出发去寻找普遍,而不是从普遍性的概念、规律出发去判断特殊事实,也就是康德所说的“烦死判断力”。在反思判断中主体没有明确的规律可循,必须直接从特殊的审美对象出发去发现其普遍性,因而主体不需要也不可能把对象分解为抽象的概念,而必须保持其完整的感性形象。这样,在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中,理解因为必然表现为既超乎感性又始终不脱离感性,而是积淀在感性之中,与想象和情感水乳交融,无法分解。

  ②审美理解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从而使审美对象的含义显得丰富多彩和不可穷尽。这与审美对象自身的特性和理解活动自身的特点相关,审美对象中包含的理性因素是以感性形象暗示出来的,所以必须通过渗透着理性因素的直观活动来理解,这种直观活动更加具体,但也更加模糊和含蓄,能把握到的意义也显得不够确定。审美理解运用的是反思判断力,这就决定了在审美经验中主体自身要更深地参与进来,因此,审美主体所获得的是对于对象带有个体色彩的审美体验,理解也就带有多义性的特点。

  简述意象和和意境的关系。

  ①二者的联系:意境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它要求的是主客一体、物我合一的境界。意境和意象是相通的,两者均是主体与物象碰撞时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都要求主客、物我、情景之间的谐调、浑契。

  ②二者的区别:首先,意象主要讲的是审美的广度,意境则主要就审美的深度而言,意境深邃,意象广阔。其次,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所谓“境生于象外”,就是说意象是“意”紧紧依托着“象”,虽包含着超越性,但只有当“意”突破了“象”的束缚,向哲理性、终极性升华时才逼近了“意境”。再次,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属艺术范畴;而意境则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

        以上就是北京市自学考试《美学》简答题复习资料(1),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正在备考2021年北京市自学考试的考生。

上一篇:北京市自考《中国税制》:新中国税制的建立和发展
下一篇:北京市自学考试《美学》简答题复习资料(2)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自考信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教程。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