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北京自考网!本站为考生提供北京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北京教育考试院www.bjeea.cn为准。自考学习中心

联系我们:  18102081730

距4月成绩查询还有37

距10月自考考试还有179

所在位置:北京自考网 > 自考答案 > 全国2008年7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试卷答案

全国2008年7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试卷答案

2019-07-08 14:55:51   来源:其它    点击: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五德终始”说源自哪个先秦思想流派?( B )

  A.名家 B.阴阳家 C.风水家 D.道家

  2.提出“势治”理论的先秦法家代表是( A )

  A.慎到 B.申不害 C.管子 D.韩非

  3.较为接近老子自然主义法律思想的思想家是( D )

  A.孟子 B.申不害 C.慎到 D.庄子

  4.西周“以德配天”说的思想实质是( A )

  A.君权神授 B.君主专制 C.天赋人权 D.君主立宪

  5.儒家的“人治”是倡导( A )

  A.贤明君主制 B.寡头政治 C.君主立宪制 D.哲学王

  6.提出“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的思想家是( A )

  A.韩非 B.商鞅 C.慎到 D.申不害

  7.孔子政治法律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 B )

  A.绝圣弃智 B.无讼 C.斗讼 D.健讼

  8.春秋时期,子产所铸刑书本质上属于( C )

  A.自然法 B.教会法吗 C.成文法 D.习惯法

  9.提出“兼相爱,交相利”思想命题的是( B )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10.秦汉时期,下诏废除“挟书律”的皇帝是( B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惠帝 D.汉武帝

  11.西汉下令废除肉刑的皇帝是( B )

  A.汉武帝 B.汉文帝 C.汉高祖 D.汉景帝

  12.晋代思想家中,主张“复肉刑”的是( A )

  A.刘颂 B.嵇康 C.王弼 D.鲍敬言

  13.唐代柳宗元所著,反对复仇的作品是( C )

  A.《复仇议》 B.《复仇论》 C.《驳复仇议》 D.《驳复仇说》

  14.使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并最终完成的学说是(A )

  A.儒学 B.道学 C.佛学 D.诸子学

  15.元朝初年,在立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思想家是( C )

  A.耶律大石 B.成吉思汗 C.耶律楚材 D.耶律阿保机

  16.《淮南子》一书的政治法律思想基调是( D )

  A.以德服人 B.轻罪重罚 C.天下一统 D.无为而治

  17.宋明时期,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家是( C )

  A.王安石 B.范仲淹 C.朱熹 D.张居正

  18.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观点出自( B )

  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读通鉴论》 D.《黄书》

  19.提出“一祖之法无不敝”,力主变法的近代改革派思想家是( D )

  A.张之洞 B.魏源 C.康有为 D.龚自珍

  20.“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主张出自( D )

  A.龚自珍 B.林则徐 C.曾国藩 D.魏源

  21.王安石变法的理论基础是( A )

  A.“大明法度” B.“三不足” C.“太平之世不立刑” D.“君臣共理天下”

  22.在康有为看来,《公羊春秋》的核心是( A )

  A.三世说 B.伪经说 C.改制说 D.创教说

  23.张之洞“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的前提是( B )

  A.西体中用 B.不违反纲常名教 C.全盘西化 D.冲决一切封建网罗

  24.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政治经济纲领,《资政新篇》的作者是( B )

  A.洪秀全 B.洪仁玕 C.李秀成 D.冯云山

  25.下列属于洋务派法律思想代表人物的是( D )

  A.魏源 B.张之万 C.章太炎 D.李鸿章

  26.梁启超政治法律思想上的主张是( A )

  A.君主立宪 B.五权分立 C.权能分立 D.君主专制

  27.清末法律改革中法理派的代表是( C )

  A.张之洞 B.劳乃宣 C.沈家本 D.章炳麟

  28.下列主张中不属于沈家本的是( D )

  A.平恕为审断之本 B.变法图强 C.会通中外 D.比附援引

  29.下列属于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重要内容的是( D )

  A.民族主义 B.民众主义 C.民生主义 D.五权宪法

  30.章太炎反对代议政体的法律思想实质在于( C )

  A.反对设立议院 B.实行间接民权 C.实行直接民权 D.反对民主人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说法中,符合西周“礼治”原则的有( A CE )

  A.男女有别 B.礼不下庶人 C.亲亲` D.刑不上大夫 E.尊尊

  32.春秋时期,对子产的革新措施持批评态度的有( DE)

  A.周公 B.管仲 C.申不害 D.叔向 E.邓析

  33.下列思想家中,提倡“法治”,主张严刑的有( ACDE )

  A.荀子 B.孟子 C.韩非 D.朱熹 E.商鞅

  34.《大清新刑律草案》公布后,支持派的代表人物有( CB )

  A.张之洞 B.伍廷芳 C.沈家本 D.杨度 E.劳乃宣

  35.下列属于章太炎“抑强辅微”刑法主张的有( ACE )

  A.轻盗贼之罪 B.发展工商业 C.轻谋反之罪 D.均配土地 E.宽平省刑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商鞅主张对人民轻微的触犯封建法律的行为,也要实行重刑,“刑用于将过”,“细过不失”,族刑连坐,主张轻罪重罪同罚,达到“去刑”的目的。

  37.术治论:法家的“术”是指君主掌握政权和驾驭臣下的方法和手段,即指人君公开任免、考核、赏罚官吏的方法和手段。前期法家商鞅重法,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后期法家韩非将法、势、术结合为一体,成为更加系统的法治理论。

  38.《大学衍义补》:丘濬著,此书以“经世致用”为指导思想,专门论述了“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和主张,在广泛汇辑整理前代关于法律制度、法律思想的丰富资料的基础上,阐发和总结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39.“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提出的“法治”论,是指与“一家之法”对立的“天下之法”,即代表天下人民利益的平等的法律,它不仅要求君臣上下遵守法律,更重要的是强调法律的目的在于为“天下之人”和法律的平等。这种法治观已超出了讨论法律作用的范围,深入到了法律本质的领域,具有近代资产阶级“法治”理论的特征。

  40.礼教派: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曾先后向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发起攻击,他们攻击沈家本所编新律“蔑弃礼教”,违背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等原则,要求恢复旧律有关礼教的条文。结果以沈家本的退让而告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41.简述荀子“隆礼重法”的法律主张。

  答:1.荀子主张“隆礼”的根据是“性恶论”。认为人生而有好利、恶疾、好耳目之欲、好声色等天性,只有隆礼才能消灭隐患,治理好国家。

  2.礼起源于人的社会性和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统治者应“平政爱民”,节用裕民。

  3.礼是政治的指导原则,是通过严格划分政治等级来实现的“度量分界”。

  4.法以礼为本。荀子认识到治国的重要性,认为法必须以礼为本,人们能够明礼则自然知法,如果仅仅知法而不明礼,那么执行法律难免失当,所以,礼是法的根本。

  5.论法的作用。强调统治者必须运用法律来赏功罚罪。认为法律起奖励、禁止、矫正、防范的作用。

  6.先礼后法。认为人性虽恶,但通过礼义教化是可以改恶从善的。因此,在礼义教化和刑罚的关系上,只有先礼后法,先教后诛,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7.罚当其罪。主张执法要公平,刑罚要相称,定罪量刑要宽猛相当,恰如其分,否则会导致社会混乱,不能充分发挥刑罚的作用。

  42.简述曹魏时期王弼“名教出于自然”的法哲学观。

  答:1.认为世界“以无为本”,具体事物以“有”为存在,而“有”皆始于“无”,“无”是“有”的本源。

  2.主张“名教出于自然”。自然就是无,无就是道;自然为母,名教为子,为名教提供了新的哲学论证。

  3.主张无为而治。认为社会治理应崇尚和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包括君主无为,反对法烦刑酷。

  43.简述康有为倡导实行君主立宪的具体方案。

  答:1.设议院开国会。他断言这种政体优越于专制政体,因为立宪政体是“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并且“立宪以同受其治,有国会合其意,有司法保护其民,有责任政府以推行其政”。

  2.制定宪法。康有为仿照日本明治维新,把“定宪法”作为“维新之始”,认为“各国之一切大政皆奉宪法之圭皋”。

  3.行三权分立,即“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4.先秦法家对于法律的制定、施行都有独到的见解,试述其要点,并加以评论。

  答:1.法的起源与变法论。法家认为,为了“定分”(确定事物的所有权)、“止争”,需要“立禁”(法律禁令)、“立官”、“立君”,即产生了国家和法律。同时提倡变法论,实行变法是历史的必然。

  2.“以法治国论”。法家认为法是由官府制定、颁布的,并具有强制力,使赏罚的原则深入人心,奖赏给予谨慎守法的人,而刑法则加于违法犯罪的人。强调“事断于法”,以法作为治国的惟一工具和判断是非功过的惟一标准。在法家看来,法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具有“定分止争”、“兴功禁暴”的作用。

  3.法的纲要—赏与刑。赏与刑是法的纲要,治国必须赏刑并用,力求做到“信赏必罚”,“重赏少罚”。其实质在于重刑。

  4.“势治”论。法家认为,要推行“法治”必须以君主的权势为前提,以国家政权为后盾。

  5.“术治”论。是指君主掌握政权和驾驭臣下的方法和手段。法家强调要把法和术结合起来。

  6.文化专治论。法家极力反对儒书儒术,商鞅把儒家作为打击的重点,主张“燔《诗》《书》明法令”。韩非甚至主张毁弃一切文化典籍,取得所有学术派别,定法家学说于一尊。

  45.沈家本是近代中国法律变革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试论述其法律思想。

  答:1.实行资产阶级法治主义。具体包括:法律是“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法的作用在于治民和治国;法随时变,“会通中外”;法须统一、平等;教化为先,以刑辅之等。

  2.“平恕”为审判之本。沈家本十分重视用法“平恕”,执法“得中”,反对比附。他在中国历史上第1次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废除比附援引旧制,这是功不可抹的。

  3.“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他认为有了好的法律,还要有好的执法之人,才能推行资产阶级法治。主张国家官吏“皆宜知法”;司法官吏应有专门学识;设置律学博士,教授法学。

  4.法学盛衰说。他指出:法理学对于立法、司法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法学之盛衰,同政治息息相关,法盛而政不一定盛,法衰而政必衰。

  沈家本法律思想的主流是民主的、科学的,具有一定人民性的,特别是具有近代资产阶级法律与法学的进步思想性质。

上一篇:全国2007年7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试卷答案
下一篇:全国2009年4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试卷答案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自考信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教程。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